自2016年9月1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改革试点加快无车承运物流创新发展的意见》以来,“无车承运人”的商业模式合法性终于落地。如今,试点期即将结束,政策管理办法也将逐渐明朗。
“两年多的试点,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让我们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方向得到了政策的呼应”,在一直致力于推进这项政策落地的合肥维天运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雷看来,试点最大的成果是确立了用大数据进行物流管理的方式,“这是一种过程管理,是一个创举”。而冯雷也通过技术手段优化运力供应链,在“互联网+物流”领域跑在了前列。
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北京邮电大学毕业的冯雷曾在通讯行业待了十年,见证了“巨大中华”(巨龙通信、大唐电信、中兴通讯、华为技术)最鼎盛的时代,也亲历了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惨景。
2002年,32岁的冯雷有了创业的念头,“故事说多了,泡沫就灭了嘛”,技术出身的他对说故事是不屑的,他在自己最熟悉的通讯和已经起飞的互联网中摸索着。彼时的互联网行业已经经历了一轮洗牌,“巨头过境、寸草不生,要另辟蹊径”。
“通信行业已经超出需求,就该做基础和通道”,冯雷的思路很清晰,“新技术与传统行业必须相结合才能产生出新的需求,所以我要把通信、互联网和传统行业嫁接在一起”。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物流行业也随之起飞,大批的司机等活找货,更多的货主寻觅靠谱的司机,这个纯市场化的行业在冯雷眼中无疑是个风口。
“他们需要一个平台,而我恰好能够搭一个”。通过市场调研,冯雷发现货主和司机之间靠打电话联系的效率非常低,于是开发出了一个小工具,导入通讯录,通过定位进行自动拨打,让货顺利地找到车。
但这还只是个开始。
在物流行业中,服务交易的风险阻力是一般的2C和2B业务无法匹敌的。据冯雷介绍,一般物流费只是货物价值的百分之一,交易的是运费,而责任风险却是货物全值,这个风险阻力是无法靠花钱补贴、建立信用机制所能解决的。
此外,物流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成本是协同成本,也就是过程中的“知晓”:哪里装货?如何办手续?路熟不熟?路上有没有罚款……这些都是阻碍互联网化的“小坑”, “小坑”多了,成本也就高得受不了。
冯雷开出的方子是“优化运力供应链”。
物流行业的运力供应链环节众多且冗长,从货主到司机,其中牵扯到许多的环节。这些环节的加入,让整个物流行业的工作方向更加细分化,同时也加重了物流运输的成本,减少了每个环节的利润空间,让整个物流行业运转变得更加笨重。因此,优化运力供应链,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减负,让物流行业实现真正的突破性发展势在必行。
在维天运通的路歌互联网物流平台上,运输过程、支付过程通过互联网支撑和第三方支付等技术手段,都可以明晰地体现,而这正是依托了积累多年的大数据基础。大量的合作车辆数据、交易服务数据、运单透明数据通过平台自有的“数据分析模块”,转化成可支撑交易发生的管理工具。
市场行为交给市场检验
搭好平台,提供涵盖公路运输全产业链(货主、物流企业、卡车司机)的物流信息化解决方案后,冯雷开始“操心”行业政策支持。
2013年开始,维天运通就联合中国物流协会配合国家财政部税政司的课题研究,合力推进无车承运人政策的落实。终于,2016年9月1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改革试点加快无车承运物流创新发展的意见》,同时宣布当年10月正式启动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维天运通没有例外地成为安徽13家试点企业之一。
“物流行业本身就是供应链,维天运通是在供应链中匹配”,两年多来,坚持着B2B互联网新范式,维天运通在运力方面做出了互联网模式,其产值也从2016年的2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70多亿元,团队更从创业时的3个人成长到如今的500多人。“平台根基更加稳定,行业地位也更深厚了”,冯雷对企业如今的发展十分欣慰。
但随着“无车承运人”试点即将结束,冯雷又有了新的想法。
“试点首先是承认了无车承运商业模式的合法性,其次是对平台化服务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同时要求企业的数据上线,用大数据来管理物流行业,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创举”,冯雷自然乐见其成。
但他也很清醒,因为“只有保证上线数据的真实可靠、实时不变形,才是物流行业实现真正互联互通的底层条件”,冯雷坦言,企业内部必须先透明化,流程清晰,这样也有利于企业内部分配的透明化。
另一方面,因为本身是复合型经济,物流行业多头监管的情况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消失,因此,冯雷认为既然存在于市场中,那么就应该由市场和法律来约束。
“要建立良性的市场机制”,对于“政策往往伴随补贴”一说,冯雷并不期待,甚至有些反对。“物流行业不应该有补贴,这不公平”,在他看来,纯市场化的行业应该交由市场检验。
读完这篇文章后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