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反射着历史的光芒和荣耀,衬映出文化的多样性和想象力。它以智慧、愉悦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历史生命长河中的细节,让我们融触到古老的文化脉络,由此抵达千百年文化涵养的深处。当现代化进程大踏步的进行时,我们开始觉醒,一个民族的传奇,正以“非遗”的方式被永久收藏。
来安洪山戏历史悠久,韵味独特。起源于明末清初“傩”戏,发展成为香火戏,清代中叶在基础上逐步形成山洪戏。山洪戏流传于皖东的来安、天长、光明,苏北的扬州、六合、仪征、邗江等地,其乡土气息浓厚,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至今有三百多年历史。2006年12月,洪山戏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山洪戏历史悠久,韵味独特。起源于明末清初“傩”戏,由“傩”发展成为香火戏,逐步形成洪山戏剧种。洪山戏流传于皖东的来安、天长、苏北的扬州、六合等地,至今有三百多年历史。 洪山戏剧目丰富,传统剧目有200多个。洪山戏的唱腔有锣鼓伴奏类、折神类和民间小调类。常用曲调30余种,其中一“七字调”、“十字调”最为传神。山洪戏表演形式有“摊衫子”、“打四门斗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山洪戏剧全国地方戏中第一个演革命戏、现代戏的剧中。20世纪40年代初,新四军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大众剧团,在来安县半塔集,率先创作演出《保家乡》为代表的现代洪山戏剧目,在淮南抗日根据地十六个县巡回演出,对团结教育民众,打击敌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一种深植于民间的传统文艺形式,自身的发展创新与政府的扶持引导缺一不可。洪山戏属稀有剧种,在发展过程过不断融入新元素,始终植根于基层群众的现实生活,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依靠其发展创新与政府引导扶持共同发力,洪山戏定会绽放时代异彩。
顾红霞和全村人共同的精神生活从“傩”发展到香火戏,到了清代中叶,又在香火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洪山戏。“我5岁开始,就跟着妈妈和外婆在村里的空地上听戏了。”洪山戏传承人顾红霞回忆说,那时候的条件当然没有现在好,一块布拉开作为大幕的背景,一声锣鼓敲响,戏就开始唱起来了。
“洪山调”的发展趋于多样化洪山戏音乐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清末的香火会祭祀至20世纪30年代的草台演唱,唱腔仍以七字调、十字调、宝调、斗宝调等为主,仅用锣鼓伴奏,唱腔结构单一,一个曲调可敷唱多段唱词。第二阶段从上世纪3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初期,唱腔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较大的突破。原来的七字调、十字调和神书诸调统称为洪山调。新词填旧曲的方式为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剧目所沿用。此外,还广泛吸收了民间小调、山歌、号子用以充实唱腔,丰富唱腔的表现力。这一时期的洪山调仍保持自由散唱、锣鼓伴奏的旧有形式。随着民间曲调的吸收,丝竹乐器也同时被引进。第三阶段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此阶段洪山戏演出团体已由业余走向专业。来安县成立县级洪山剧团。“洪山调”的发展趋于多样化,艺人们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和唱腔艺术处理的条件不同,形成了各自的演唱特点。锣鼓伴奏的唱腔,丝竹伴奏的唱腔和锣鼓、丝竹一同伴奏的唱腔三者并存。洪山戏的曲调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锣鼓唱腔类,二是祈祷神曲类,如“娘娘调”、“斗法调”,“宝调”、“斗宝调”、“泼水调”、“联弹”等,三是民间小调类,如《杨柳青》、《王大娘补缸》、《倒贴》等。
万千“非遗”成就了中华五千年多的文化底蕴,作为中华精神文化的摇篮,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滁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建立镜像 copyright(c) 2012 chz.wenming.cn 滁州文明网 技术支持: 天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