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  注销

改革允许失败,但不能容忍当太平官

2019-06-19 10:02
新时期跨越发展,我们面临诸多难题,必须有迎难而上的勇气,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创新的过程就是试验的过程,可以允许失败,但不能容忍当太平官,将改革创新纳入领导干部目标考核。
中共兰考县委书记王新军接受凤凰网独家专访。

“守着焦裕禄精神这笔财富50年了,为什么兰考至今还戴着贫困县的帽子?为什么兰考集体上访、越级上访还那么多,社会矛盾大事小事不断?为什么一些党员干部群众观点丢掉了,群众路线走偏了?”去年5月8日,县委书记王新军在兰考县委常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直面问题,发出“兰考之问”。

作为习近平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焦裕禄精神发源地,兰考一举一动在舆论聚焦之下。一年后,“兰考之问”是否有解?11月24日,凤凰网独家专访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中共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委书记王新军,从县域发展、基层治理、党政建设方面寻求兰考之变。

高科技解决不了就业问题

凤凰网: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增速放缓、转型升级大背景下,作为中部发展中的一个县,经济发展走什么路?

王新军:兰考县经济这几十年得到了很大发展,去年我们县财政收入达到11.3亿,在中部地区迈入了第一方阵,但截止到2014年5月,我们还有7.9万贫困人口。总体来讲,兰考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县,处在爬坡过坎、弯道超车这么一个特殊时段。实现弯道超车会受到各种限制,又赶上全球经济低迷期,增速放缓可能带来一系列就业问题。

现在发展工业,要符合中央提出的绿色、协调等理念。首先,我要考虑就业,谁都知道高科技对GDP贡献大、利润高,但带动的就业少,带动普通老百姓致富的能力小。一些大城市,可以考虑高科技产业,像我们基层特别是兰考这样的国家级贫困县,得首先考虑就业问题、考虑脱贫问题,科技效益和劳动力效益必须兼顾,这就是协调发展。

第二,上企业的同时要考虑环保和土地问题。目前我们的做法是集中在县城发展一个产业集聚区。不然,这里一个工厂、那里一个工厂,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土地不可持续、治污也是问题。产业集聚区主要发展大企业,还有很多中小微企业在农村,类似家庭作坊式,本身对土地不造成多少新的污染,还能带动就业,也是产业链一个必要的补充。

凤凰网:为什么过去没有做到像现在这样注重协调、绿色发展?

王新军:那时有发展饥渴症,赶紧把GDP搞上去、税收搞上去、老百姓的工资搞上去,就是简单的物质概念。毕竟过去有GDP考核这一指挥棒,地方官员的前途与此直接挂钩,发展的冲动是不可避免的。

十八大之后,县以下取消GDP考核。现在省里对我们、我们对乡已经取消了GDP考核。

一些大城市,可以考虑高科技产业,像我们基层特别是兰考这样的国家级贫困县,得首先考虑就业问题、考虑脱贫问题,科技效益和劳动力效益必须兼顾,这就是协调发展。

凤凰网:取消GDP考核后,压力有减轻吗?

王新军:取消GDP考核,我们觉得发展压力更大了。为什么?以前,不管什么办法,发展起来,有了GDP,就算过关了。取消GDP考核后,是一个综合体系的考核,逼着你去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约束更多,就得下更大的功夫。

保证老百姓利益就不会有拆迁征地矛盾

凤凰网:过去拆迁一直是激化官民矛盾的敏感问题,我也听到过不少地方政府官员对钉子户的无奈。我去兰考农村,了解到正在对农村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在过去可能因担心引发矛盾不敢动。兰考是怎么做这项工作的?

王新军:城市拆迁改造和农村拆除违建还不太一样。城市里的房子,破归破,但是老百姓合法的房产,让老百姓拆迁必须合着他。过去为什么拆不动?因为利益没有分配好,两平方米拆了买不了一平方米新房子,强迫他去改善条件住新房子,他不愿意。

现在的拆迁充分考虑老百姓的利益,不管新房旧房,保证每家50平方米的安置房,拆一补一。想要更多面积,用货币法安置,你按照市场价购买。此外,位置、楼层让他们挑,包括提供装修服务等,总之,你得保证老百姓的基本利益,这个矛盾自然就化解了。

农村违章建筑的拆除,首先它是违章的,明知道那块地是路边公地,把路坑、路沟、排水沟填起来,拉个院墙,盖个门房,成了自家院子。这里有过去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但不能说管理不到位就可以胡来,也不意味着现在不去管理。好比警察睡着了意味着允许偷吗?

这种情况下怎么办?首先讲道理。拆除农村违章建筑,第一事出有名,占理。第二,是维护全村广大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再一个,如果有党员干部带头拆。拆除之后还要及时规范,不能只拆不管,要把路灯装上去、绿化跟上去,让老百姓看到拆了之后比原来好,下一步,我们还要确保道路畅通、打造绿色廊道。

说实在的,能在路边占房的都不是村里老实巴交的人,是有点胆量甚至是刺头的,这种人在老百姓中威信也不太高,占绝对比例10%都不到,占大伙的道,90%以上的村民心里是有意见的。违章这些情况,老百姓心里都清楚,但他会说怎么光治我?做工作时,只要违章咱都拆,不能有任何人搞特殊。在基层做工作,一碗水端平,历来多来年中国老百姓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给利益的时候要公平,让老百姓割让利益的时候也要公平,这是由中国文化氛围决定的。

基层治理关键在落实民主

凤凰网:去年您曾发出“兰考之问”,指出过去上访不断、社会矛盾不断,这一年在基层治理层面,兰考有怎样的探索?怎么化解基层矛盾?

王新军:基层治理方面,兰考先行探索了四项基础制度:

一是完善和落实基层民主科学决策制度,保障群众民主权利。通过“四议两公开”,即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老百姓自己的事让村民自治,牵扯到公共利益,比如修路、乡村清洁工程等,让村民讨论决策,完了监督执行,还要公开。

二是矛盾调解化解延伸到乡一级村一级,发挥各种调解员、老干部、老党员的作用。好多事情邻里之间就是斗一个气,要让老百姓有地出气,有人给评理。矛盾要化解在初始和萌芽状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原则上矛盾就不能出县。这样群体性事件就少了。

三是完善和落实基层便民服务制度,贯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我们搭建了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将县里的服务中心往乡里延伸,村干部给老百姓代理,我们保证每天都有村干部值班。村民办事方便,不用来回跑腿磨破嘴皮子。

四是完善和落实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制度,纠治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苍蝇式”腐败是老百姓对党和政府最直接的感受,怎么解决?让老百姓监督,县乡两级督查监察。

乡治理好了,县里80%的问题都解决了,县解决好了,天下就安宁了。群体性事件往往都是一个个具体事件发酵,加之社会不公现象、舆论引导不够,以及别有用心的人操纵,以讹传讹,村民情绪被煽动起来,演变成大事件。

凤凰网:农村老百姓对“苍蝇式腐败”是比较明显的,去年的反腐力度比较强,兰考在基层反腐方面有怎样的措施?

王新军:今年四月在河南安阳,歧山书记开了一个座谈会,我有幸参加并作了发言汇报《拍苍蝇要跟上打虎节奏》。

首先,思想观念上不能护短,不能说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就护短,首先认识上重视不护短,对基层干部发生违纪、腐败问题零容忍。

第二,靠对基层全方位的监督监察,我们成立了巡查组,延伸到村主要干部,及时处理老百姓反映的问题。今年兰考县处理干部130多人,80%在农村,去年六七个被判刑,对基层干部震动很大,从风风光光的村干部一下进了监狱,出来后可能就没脸见人。

此外,针对一些干部借操办红白事敛财、互相攀比等现象也采取一些措施。现在农村这种现象很普遍,社会风气坏了,有钱的铺张,没钱的也要跟着铺张,有些人打肿脸来充胖子,浪费很严重,不少村民对此现象也深恶痛绝,但大氛围如此又没办法。去年我们在农村搞了红白理事会,设立一套规矩,谁家办事向理事会申请,报告办几桌、菜多少、烟酒不能超过多少钱。有钱也不能铺张,这是社会风气问题,现在农村这种风气基本刹住了。县城里也不能借机敛财,其实越往上这种风气越不好,这涉及到扭转社会风气问题。我们有一个工商联党组书记,就因大操大办红白事,受到撤职处分。

凤凰网:关于基层民主推行了很多年,村民的积极性是否够高、民主意识是否培养了起来?有不少声音认为我们的基层民主流于形式。

王新军:过去基层民主有两方面问题:一是干部觉得束缚手脚,二是老百姓觉得流程复杂积极性不高,因此,出现了流于形式和不规范的民主,有的地方坚持的好,有的地方坚持不好,甚至流产。

兰考县城新区,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做努力。

去年以来,我们把基层民主认认真真抓起来,关系村里的大事必须让老百姓参与表决,保证老百姓的决策权。这个过程中农民民主意识在觉醒。对村干部而言也是好事,比如要集资打井,如果没这个程序,村干部发动村民捐钱,就成了乱集资,可能还会受到处分。此外,极少数人影响到大多数人的利益,也可以通过这个机制解决。

过去没有这项机制,乡里压着,工作又必须干,只能靠强权或歪门邪道,对少数人打着民主权利损害大多数权利和公共利益的事情又毫无办法。现在,通过民主的办法,指导群众自主决策,该干的事让村民自己定下来,个别人不愿意的少数服从多数。

凤凰网:村干部其实是不领工资的,靠并不高的补助维持,又有一套自己的选举体系。对县乡基层政府来讲,村干部的积极性靠什么保证?怎么确保村干部传达执行上级政府的决策?

王新军:首先,根本上你是一个党员是一个干部,还要进行党的纪律、党的规矩和宗旨意识教育,首先为民这一意识得确立。

第二,还得关心村干部的基本权利。给老百姓天天忙活,一个月就挣几百块钱,还不如出去打工,这个问题也是很实在的。因此要提高他们的薪酬。我们兰考今年就比去年翻了一番,村支书每月1000元,村长每月800元,其他委员每月600元,其实还是不够,还要随着我们财政收入的增加逐步提高到以村支书为标准,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两倍,这样他就是什么工作不做,单做群众工作,积极性就起来了。

我们去年拨付两千万修缮改建村级两委,一年每个村给一万元活动经费、五千维修经费。还要想办法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村里的集体收入。

总之,基层干部要做把工作做好,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自身的办事能力,二是要有经济支撑能力。此外,还要从县级层面考虑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怎么实现县城到农村的延伸,比如基础网络、医疗服务、社会事业等,都要往农村延伸。中国很多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农村空心化,生活条件差。但说到底中国国情决定,即使再发展城镇化,也还会有50%的人住在农村,不能一直让农民生活条件这么差,还得考虑城乡均衡发展。

可以允许失败,但不能容忍当太平官

凤凰网:兰考提出要加快建设“改革发展和加强党的建设综合试验示范县”,具体如何打造?在一些地方出现怠政不作为、改革动力不足的问题,兰考县是怎么破解这些问题的?

王新军:一做改革创新的表率:新时期跨越发展,我们面临诸多难题,必须有迎难而上的勇气,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创新的过程就是试验的过程,可以允许失败,但不能容忍当太平官,将改革创新纳入领导干部目标考核。

二要如期脱贫,我们计划明年如期完成全部脱贫的任务,这样我们比国家给的脱贫期限提前四年,对此我们有信心。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至少提前实现小康,从一个贫困县到一个率先小康县,这不容易。我们自加压力。

三是争当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

创新的过程就是试验的过程,可以允许失败,但不能容忍当太平官。

工作谁干?不是吹出来的,需要我们各级干部干出来的、需要靠干部带领老百姓干出来的。

兰考各级干部目前的精神状态调整得比较好,我们住村工作组干部礼拜天、节假日不休息,有的半夜还在工作,省里的工作组看到之后也说兰考的干部真是玩命在干。这是事实。

凤凰网:今天的改革和80年代相比,似乎不是那么容易见成效,社会的预期也不像过去那么高,作为县一级官员,怎么看今天的改革?

王新军:80年代的改革源于压抑太久了,大家都有改革的冲动,革除弊端势在必行。而且那时是从经济领域开始,容易见成效,也能得到更多拥护。

现在改革进入到深水区,牵涉方方面面的利益,涉及既得利益集团的再调整,必然会遭遇既得利益的惰性力量,毕竟这部分人不会像过去那么主动。

今天自下而上的改革,相较过去,对发展的决定作用没有那么明显,出的力不少但成效未必明显。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有轻重缓急。当年一改就灵,现在没那么容易,老百姓期望值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改革进入到深水区,就需要顶层设计,需要自上而下,这就不能冒进,需要通盘考虑。

顶层设计有了,能不能完全推到基层去?还要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尊重基层干部的实践,越往下应该允许有适度矫正。

我们兰考因为有焦书记精神的传承,干部的觉悟整体是很高的。作为总书记联系点,全国都看着呢,把兰考捧到天上去,来了一看怎么你这还破破烂烂的?脸上不光彩,人都有一种荣誉感、自豪感,所以这是一种压力,逼着自己赶紧改变兰考面貌。

改善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转变

凤凰网:十八大以来,无论反腐也好四风建设也好,其实根本上是要净化政治生态。听您前面讲,还要净化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怎么转变?

王新军:十八大以后,我们面临一个党性回归和政治生态再造问题。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政治生态被破坏了,良莠不分,有些人就随波逐流随遇而安了,也可能在思想深处还有忠诚,但体现出来的让人感觉不到。另外信念上也有一些动摇,有模糊和松动,现在要做的是回归到共产党员的本质。

社会风气需要由党风、政风带动,特别是党风,党员干部带头廉洁自律、崇尚节俭很重要。过去和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有成效,但在带动社会风气方面效果还不明显,比如一些土豪,挥金如土,拿他没办法,这是我们无奈的地方。但相信随着政治生态的改善,党风政风的改善,一定能带出好的社会风气,那时什么都是自然而然的。

凤凰网:您觉得怎样才是一个好的县委书记?

王新军:做一名县委书记,尤其是在兰考做县委书记,首先要忠诚,县委书记是领头羊、一线总指挥,如果政治上不坚定,做的事就歪了。根歪了树就要歪,一个县的发展就要偏。

第二是责己,几十万人都看着县委书记,你要时时处处,给同事下级做出表率。要有号召力和话语权,就要先管好自己。

第三要有为,必须干成点事,让老百姓认可的事。不能在一个地方三五年涛声依旧,那是混日子。

另外,接过这个接力棒,就必须扛好大旗,兰考的县委书记必须是焦裕禄精神的传承人,做不到这些,老百姓就有理由把你撵下去。

(凤凰网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作者:凤凰网主笔陈芳 发自河南兰考)


人点赞